自律人的10項高效工作法則

以下是我參考各種書籍、影片總和出來的方法,也是我每天的例行公事

身為z世代,我發現我們做事情的方式,總是追求著效率,無論是刷短影音、看速解版影片,還是使用AI軟體輔助,都是講求在最短時間內完任務。

接下來就讓我介紹以下方法,提升你做事的效率。

一、善用工具


任務清單列

利用每日任務的勾選來達到成就感,同時避免忘記某件事沒做

這個是我用window內建的To do list


善用番茄鐘

利用番茄鐘來提升自己的專注度,並拉高做事的效率

這個也是window內建的蕃茄鐘,或是我也會用YPT來記錄每天讀書的時間

或是你也可以用其他工具來提升效率。

二、別把你的點子記在大腦裡


「腦是用來想新點子的,不是用來記一大堆東西的」,這句是我最近在YT聽到的,記很多東西只是會讓想到點子偷偷溜走,或是變得很混亂而已。

所以我通常都用手機內建的memo來記東西,或是現在進化到用notion更進一步的去整理很多資訊。

三、習慣的累積勝過一次投入?


這個是我從朋友身上得到,後來驗證這對我來說蠻有效的,例如我之前考日檢都只會想說我現在就專注在檢定上就好,其他都不管,但事實是當你一次投入之後成效並不一定比養成習慣還好。

因為後來我又實行了每天養成只聽半小時的podcast的習慣,還同時做了很多其他事,日文的進步比起我那時候一次投入,成效還來的高太多。

其實不管是語言,還是運動甚麼的,一點一滴的成效都比較高,因為這個東西已經變成了習慣,而非學習或是強迫。

四、筆記的重要性?


對我來說,在念書的時候,如果沒有作筆記,就看聽、讀而已,那那些東西很快就會忘記,然後就會陷入無止盡的複習,然後又忘,一點也沒有效率。

如果把你讀的內容,變成你自己的語言,也就是你的筆記,然後持續複習,就會變成長期記憶儲存,而有一天你又想再了解一次,再把筆記拿出來看就好。

這邊真的要推薦各位一個「21世紀最偉大的發明」我認為啦🙃(毫無業配)

Notion

超強筆記軟體,可以用各種頁面將各種不同的資料都整合起來,可以說我將我大部分的資料都寫在這個軟體上。

例如:每日例行公事、筆記、未來計畫等等

這個是我用notion寫的日文筆記
這個是我用來追蹤我看的書,並寫下一些內容,因為我發現以前讀的書,現在根本已經忘得差不多了,根本在浪費時間。

五、追蹤改善原則


這個是我運用在考試或是開發專案上面,例如根據每次考試的分數去做紀錄,並分析每次錯題的原因,漸漸地進步,或是開發也是同理,版本紀錄的目的也是。

找到問題,解決問題

六、先做再說


如果你是那種做任何事都猶豫不決,或是一定要做好準備才要開始,或是常常掛在口邊卻從來不實踐,那我告訴你,就直接做吧!

因為沒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準備,不管你做甚麼事,過程中都會發現一些問題,那到時候再解決就好,即便失敗了,那也是經驗,都比你到頭來都不做還要好。

七、對症下藥


用錯方法,再怎麼努力,結果同樣會失敗!

這可能是我經歷過無數次失敗得到的結論吧! 如果你做任何事都沒有方法,橫衝直撞,了無章序,那無論再怎麼認真、再怎麼賣力都會失敗。

就好比寫考古題,如果都寫很高分,沉浸在成功當中,那就恐怖了,因為你不能只寫會寫的,真正的有效率的方法是,你要找到自己的問題在哪,針對自己的問題持續改善,直到你釐清觀念為止

很多時候,真正的進步,不在於單純的努力,而在於你用對方法,其實就是你需要找到自己適合的方法,無論是運用在讀書、工作還是生活上,掌握了方法,你才有可能會進步,最終達成目標。

八、別甚麼都做


最重要的能力是在還沒有開始行動的時候,就可以判斷清楚哪些事情沒必要做。 ──── <軟技能>

學會取捨,才能把時間和精力用在真正有價值的地方。例如去補習班對我來說就是最沒有效率的事情,這件事我也是長大後才發現,原來我一直以來都是靠自學在讀書,在學校大部分的時間都沒在聽課,就算聽了有時候也聽不太懂,但又不能重播,所以問題就變得很大,後來和同學一起去補習班,以為會進步,殊不知我還是一樣靠自學,後來考試也考差了,才明白,我浪費了時間和金錢在做根本毫無意義的事,工作也一樣,學會判斷甚麼該做甚麼不該做,也可以省去大量的時間。

九、學習並嘗試新事物


永無止盡的學習,我覺得是人生必備的事

成長和進步最快的方式,就是多讀書,這裡說的讀書不是指學校內的課業,而是對你有興趣的領域,多了解多學習新的知識,例如在軟體業,科技日新月異的進步,你不學習新的語言或是新的模式,那就等著被淘汰,所以嘗試接受不同的知識、想法、思考,別總是活在框架內。

或是跳出自己的舒適圈,挑戰從未想像過的事,例如衝浪、獨旅、接觸從未想像過的人等等,每次的經驗,無論成功或失敗都會一點一點的改變你的行為、思維等。

十、失敗比成功更重要


你可能會覺得失敗不是一件很沒有效率的事? 確實沒錯,但如果沒有無數次的失敗,你永遠也不會知道問題在哪。

長大後會發現,其實人生的容錯率很高,上課遲到不會怎麼樣、會考差了不會怎麼樣、學測再考差了也不會怎麼樣,你依然可以健健康康的活著,做所有自己想做的每一件事,因為人生並不是只有錢、學歷、成就而已。

重點在於,我們不必把得失看得太重,也不需要讓焦慮支配自己。一次的失敗,頂多就是再爬起來的過程,它不會成為你日後的標籤。

每一次的失敗都會變成你日後成功路上的所有經驗,如果你的人生只有成功,那一旦失敗,或許就一振不起,如果你經常失敗,那你就會在失敗中求生存,找到改進的地方,持續努力,經過無數次跌倒之後,你會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,然後更上層樓。